邓维:认认真真“打酱油”

作者:邓维 2022-08-06 阅读:14106
  
核心提示:年轻人叮嘱我,网络语中的“打酱油”大致是“路过”、“飘过”的意思,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并不擅长,只是过去凑凑热闹。是调侃,是自嘲。

年轻人叮嘱我,网络语中的“打酱油”大致是“路过”、“飘过”的意思,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并不擅长,只是过去凑凑热闹。是调侃,是自嘲。

新冠疫情前,因我是退休的摄影界“老人老脸”,所以各地的摄影活动经常请老头去站站台、助助兴。这些摄影活动大都是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搭台唱戏,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既见效益又利于环保还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通行做法。不过去是去,因为这些摄影活动大都是以宣传旅游风光风情为主的,而我几十年熟悉的是新闻纪实摄影,两码事。所以在每次启动仪式我完成了站台致辞等任务后,基本谢绝集体采风的安排,自己转悠自己看。业内熟人为此经常拿我开心,说你一个人瞎转悠啥?我每问必答:“打酱油”。

2015年12月底,我应邀赴浙江金华参加当地的摄影活动开幕式,然后照例一个人到处转悠。金华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来过两次,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的乡镇企业干得风生水起,我作为经济日报记者曾经专程采访过。

干了几十年摄影记者,“打酱油”也不是漫无边际,看实情实事是必须的——

▲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一大早先去那里当地人扎堆的地方,甭管他们是在喝茶还是晒太阳,我就往旁边一坐、或者跟他们一起蹲着,听他们聊的什么话题最集中。聊天的人中不乏在当地见多识广者,他们感兴趣或者满意不满意的事情,常常是当地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早晨走进这家金华路旁茶肆,坏了,人家讲的是当地方言,我一句也没听懂。 邓维摄影

▲ 出了茶肆,冬季阳光已暖烘烘照射四方。我发现许多人家也开始抓紧晴天晾晒东西。到底是金华,熏腊制品之乡,家家户户的晾晒架上,不仅晒衣服被子,还一起晾晒熏肉熏肠。我琢磨,啥叫梦香,晚上做梦时被子上阵阵熏肉熏肠的香味勾得你流口水,梦不香才怪那! 邓维摄影

▲ 金华古称婺州,历史悠久,古舍古祠比比皆是。蜚声海内外的东阳木雕是这里古建筑上必不可少的物件,千姿百态,美轮美奂。 邓维摄影

▲ 以“金华火腿”为标志的金华熏肉制品确实太出名了,您看这爿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店,也在最醒目的位置挂着熏肉熏鱼。 邓维摄影

▲ 金华民间的“春秋社戏”非常有名,旧俗为酬谢土地神祇保佑丰收,由某村或几个村聘请戏班,称“演社戏”;现在则为当地的社戏爱好者义务为八方游客表演。虽说是业余表演,但表演者对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邓维摄影

▲ 金华的许多老村镇依然保持着安逸随意的生活节奏。我在这个村子的路边看见一双晾晒在高处电线上的鞋,它是怎么挂上去的?万一那风吹雨淋的电线漏电怎么办? 邓维摄影

▲ 金华灯会是这里历史悠久的民间盛会,重头戏是舞龙舞灯。灯会前夕,参与者在制作彩龙彩灯的那些作坊前货比三家,为的是上场后一鸣惊人。 邓维摄影

▲ 我说我是“打酱油”的,图中这位同行更说他“天生就是打酱油的”。他退休前是《中国摄影报》每年诸多摄影活动的组织者,我俩天天相互逗闷子。这不,正好走到当地一家酱油作坊前,我一看墙上的风俗画,乐了,招呼他赶紧过来,我给他拍了这张“名副其实打酱油”的立此存照。 邓维摄影

▲ 走进这家酱油作坊,一位员工正在教一个女孩品鉴酱油,有人撺掇我也去品尝品尝。拉倒吧,人家小姑娘品鉴后酱油肯定更香甜,我这糟老头子一品尝,那酱油就卖不动啦! 邓维摄影

▲ 饭点时,金华街头巷尾到处炊烟袅袅,也不必去什么大饭馆,邻街住户门前的家常小灶就饭香四溢了。 邓维摄影

▲ 言归正传,来金华不参观“金华火腿”的制作过程是绝对不行的。据史料考证,金华火腿始于唐,两宋时期金华火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金华的知名特产;元朝时,意大利马可波罗将火腿的制作方法传至欧洲,成为欧洲火腿的起源。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此时,曾采访过当时生产金华火腿的厂子,今天一看,工艺还是传统工艺,但生产规模已扩大数倍。 邓维摄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