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汪涛《平行,不平行》

作者:汪涛 2022-01-21 阅读:12091
  
核心提示:我以记录地震工作为主线,插入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具有相通寓意的图形图像,力求让地震与地震工作可视化、通俗化。也许这种表达让人感觉缺乏震撼与冲击力,而这恰恰是我想表达的,地震也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生存,就需要面对。

地震学有个概念叫做错断,简单说就是本该平行的地层出现断裂,呈现出各种不平行。我在观察记录地震工作时,借用了平行、不平行的概念与视角。

地震本是地球自身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表现是内部应力造成地层隆起或者沉降形成错断,破坏了地表的平行,这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活的,活着的地球给了寄居物种生存的条件。然而地球自证生命的活动却让人类承受死亡和伤害,于是人类奋起探索地震之迷以图阻止灾难。遗憾的是地球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是人类无法预测的。

地球视人类为过客,自身运行无需顾忌过客的感受,而人类认为天赋人权,必须抗争自身以外的任何威胁。人与自然的矛盾变成了自以为主的冲突。问题是地球包容了人类进化对于地表的破坏,而人类却无法涉足地球的纵深。人类对于地震规律的探索是蚍蜉撼大树的寓言,还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憧憬?这个假设未必有答案,但能确定世界足以包容地球与人类各行其是的平行共存,地震仍将发生,探索也将继续。人类的住居会越来越坚固,而地球的寿命却只能越来越衰减,这即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所谓孰优孰劣,孰胜孰败。在地球生命史上,物种灭绝已经轮回多次,但原因都是外界天体介入,没有地球对于寄生物种的毁灭记录,同样从智人诞生至今,没有人类颠覆或者即使略微改变地球运行轨迹的先例,除非调整局部环境让人类自刷存在的感觉。平行,不平行或是双方必须接受的定律。

我目前从事地震工作,如何记录和反映地震工作状态,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然后想到了“平行,不平行”的概念,它具有可以构建的图像表征,也包涵地震学原理,还能延伸社会学、人类学思考。我以记录地震工作为主线,插入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具有相通寓意的图形图像,力求让地震与地震工作可视化、通俗化。也许这种表达让人感觉缺乏震撼与冲击力,而这恰恰是我想表达的,地震也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生存,就需要面对。地震工作者大多数时间在寻找断裂,目的是寻求地表的平静,如同人类在矛盾中生存,只是为了找到平衡。

汪 涛

2022年1月8日

大地之钥和地下宝藏

人类目前深入地球表层最多12公里,是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创造的记录

镜像终南山,拍摄于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

白鹡鸰行走在洪水冲击而暴露的古河床上

陕西旬邑赵家洞崖居建在中生代沉积岩上

郑国渠泾河引水残存的河床断面,与现有河床比较高出6米

秦岭72道峪遍布山崩落石,所以说风景是山难以愈合的震伤

微风掠过枝头婆娑的岩层

有不同经历就有不同见解

河滩寻宝的人们看不懂基岩

作为墙壁的岩石找到有家的尊严

来自尘土的岩石归于尘土

落叶与岩石上的线状结晶

生命的坚强超乎想象

滚落的岩石成为艺术区的作品

木棍支撑巨石民俗叫做支山,意喻依靠,木棍断裂的声响还可以警示灾害来临

陕西富平虎头山顶的基岩

陕西泾阳县境内的古河床断面

骊山与洪庆山交界处保留着西安境内最古老的的河床断面

因震滚落的岩石落地成佛

以护卫姿势伫立的岩石目不斜视

涝峪河河道裸露的岩石形形色色

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共同见证了地壳的变化

断裂与剪切都发生在地球的表层

地震造成的平行断层和应力分析

生活中的断裂随处可见

切凉皮的大刀和被剪切的岩层

麻雀一家的平行不平行

导致周王朝灭亡的岐山大地震在秦岭北麓留下记忆

秦岭北缘断裂带残存的断层泥

骊山山前断裂形成的丹霞地貌

1556年华县大地震死亡83万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亡人最多的地震,地震中一块岩石从秦岭山坡滚落到张桥村口

1927年历经明代多次大地震的小雁塔和2009年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小雁塔

小雁塔内部损毁情况和历史记载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古今长安最大的安全隐患

唐山地震81难图

1976年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分析

大地之钥和地下宝藏

人类目前深入地球表层最多12公里,是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创造的记录

镜像终南山,拍摄于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

白鹡鸰行走在洪水冲击而暴露的古河床上

陕西旬邑赵家洞崖居建在中生代沉积岩上

郑国渠泾河引水残存的河床断面,与现有河床比较高出6米

秦岭72道峪遍布山崩落石,所以说风景是山难以愈合的震伤

微风掠过枝头婆娑的岩层

有不同经历就有不同见解

河滩寻宝的人们看不懂基岩

作为墙壁的岩石找到有家的尊严

来自尘土的岩石归于尘土

落叶与岩石上的线状结晶

生命的坚强超乎想象

滚落的岩石成为艺术区的作品

木棍支撑巨石民俗叫做支山,意喻依靠,木棍断裂的声响还可以警示灾害来临

陕西富平虎头山顶的基岩

陕西泾阳县境内的古河床断面

骊山与洪庆山交界处保留着西安境内最古老的的河床断面

因震滚落的岩石落地成佛

以护卫姿势伫立的岩石目不斜视

涝峪河河道裸露的岩石形形色色

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共同见证了地壳的变化

断裂与剪切都发生在地球的表层

地震造成的平行断层和应力分析

生活中的断裂随处可见

切凉皮的大刀和被剪切的岩层

麻雀一家的平行不平行

导致周王朝灭亡的岐山大地震在秦岭北麓留下记忆

秦岭北缘断裂带残存的断层泥

骊山山前断裂形成的丹霞地貌

1556年华县大地震死亡83万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亡人最多的地震,地震中一块岩石从秦岭山坡滚落到张桥村口

1927年历经明代多次大地震的小雁塔和2009年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小雁塔

小雁塔内部损毁情况和历史记载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古今长安最大的安全隐患

唐山地震81难图

1976年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分析

2008年汶川县城地震前后卫星遥感图

撕心裂肺般的震痛(汶川地震遥感复合图)

汶川地震留给西安的点滴记忆

地震工作者大多数时间在寻找断裂,目的是寻求地表的平静

从事地震研究40年的冯希杰博士

田野调查是地震监测与研究的重要手段

考察骊山山前断裂形成的丹霞地貌

寻找骊山山前断裂遗迹

陕西兴平渭河地层演变试验场

守望也是一种怀念

考察关中大地震遗迹

涝峪河畔的勘察与研究

秦岭山体考察

听牧羊人讲述关中平原的故事

建设中的西安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形变测量山洞

西安草滩测震台建在渭河河床上

草滩测震台地下水观测

富平测震台与看台人刘虎

廖洪月牵头研发的热红外地震预测软件为西安市地震局获得国家专利

在鄠邑区进行的一次地下活断层探测

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藏有千余件矿物、岩石、矿床、地层古生物、构造、观赏石等陈列标本

2020年西安高新一中建成国内一流的地震科普馆

2019年西安市地震局在小雁塔进行科普宣传

在大雁塔参加地震科普宣传的残障人士

陕西省第二届防灾减灾知识大赛

城市生长催人回归自然

大规模的河道治理工程使残存的地震遗迹逐年消失

2019年(上)与2021年(下)涝峪河河床对比

图像传播时代的地质信息错断

地震监测24小时不间断,所以地震人自称守夜人

地震仍将发生,探索也将继续

保卫人类共同的家园

2020年全球和我国地震分布和震级时序图

悠悠终南探索无限

作者简介

汪涛,陕西安康人。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2011年开始摄影创作,先后在专业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著有摄影书《筑梦影像》(刘铮编辑,胡武功作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