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赵世鹏《高铁穿越青藏之眼》

作者:赵世鹏 2022-12-21 阅读:2681
  
核心提示:工程自2019年6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不知不觉高铁建设者已在此扎根三年有余。他们克服高寒缺氧、日照辐射大、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等重重困难,时刻以狼性精神勉励自己,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人奋勇当先,无惧无畏,就像高原上的一朵朵“格桑花”,耐得住雪域的风寒、经得住烈日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和成绩生动诠释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谐创新、追求卓越”的高原铁军精神。

天祝,藏语中称为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素有“青藏之眼”之称。兰张三四线铁路项目由兰州市兰州西站引出,经过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最终引入张掖市张掖西站。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全年冬期施工时间长达7个月,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

工程自2019年6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不知不觉高铁建设者已在此扎根三年有余。他们克服高寒缺氧、日照辐射大、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等重重困难,时刻以狼性精神勉励自己,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人奋勇当先,无惧无畏,就像高原上的一朵朵“格桑花”,耐得住雪域的风寒、经得住烈日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和成绩生动诠释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和谐创新、追求卓越”的高原铁军精神。


▲2020年10月2日,路基填料碾压作业。


▲2020年10月2日,征地拆迁 护航高铁建设。


▲2021年5月14日,隧道喷射混泥土施工作业。


▲2021年5月16日,高铁墩柱架设施工。


▲2021年10月9日,庄浪河特大桥连续梁即将合拢。


▲2021年10月9日,庄浪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拢。


▲2022年3月27日,雪后清晨,高铁箱梁架设施工工地景色如画。


▲2022年3月27日,雪后清晨,高铁庄浪河特大桥与兰新铁路相互交汇,美若仙境。


▲2022年3月27日,雪后清晨,高铁庄浪河特大桥与兰新铁路相互交汇,美若仙境。


▲2022年3月27日,雪后清晨,中铁一局制梁场景色如画。


▲2022年4月3日,高铁庄浪河特大桥顺利通过连续梁。


▲2022年4月27日,夜晚混泥土浇筑箱梁,加班加点赶进度。


▲2022年4月27日,夜晚混泥土浇筑箱梁,加班加点赶进度。


▲2022年6月1日,制梁场工人运送箱梁钢筋。


▲2022年7月16日,高铁鲁家隧道口箱梁架设任务进入冲刺阶段。


▲2022年7月18日,高铁鲁家隧道口“零距离”架设箱梁任务顺利完成。


▲2022年7月22日,白雪皑皑、碧绿田野和建设工地交相辉映,景色如画。


▲2022年7月22日,运梁车向乌鞘岭大里程运方向运送箱梁,工程正在抢抓工期赶进度。


▲2022年7月22日,为按时完成箱梁架设任务,高铁建设者争分夺秒、抢抓工期赶进度。


▲2022年9月2日,箱梁架设即将连接山湾隧道。


▲2022年9月8日,新乌鞘岭隧道进口段顺利贯通。


▲2022年9月8日,新乌鞘岭隧道进口段顺利贯通,建设者在隧道内合影留念。


▲2022年9月8日,新乌鞘岭隧道进口段内建设面貌。


▲2022年10月31日,高原的气候逐渐寒冷,高铁建设者正在进行路基碾压,做冬季停工前的准备工作。


▲2022年11月6日,高铁站房工程天祝西站建设者拔丝工正在专注劳作。


▲2022年11月17日,为在冬季土地封冻之前顺利封顶,高铁站房工程天祝西站建设者抢抓时机紧张施工。


▲2022年11月17日,为在冬季土地封冻之前顺利封顶,高铁站房工程天祝西站建设者抢抓时机紧张施工。


摄影师简介

赵世鹏甘肃武威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扶贫》《中国税务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杂志以及省、市、县新媒体发表2000余幅;在省、市、县举办的摄影展活动中多次获奖。2020年9月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文艺骨干研修班”培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