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松:桂西壮乡人

作者:李乃松 2023-06-06 阅读:1633
  
核心提示:这些影像反映了桂西壮乡人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记忆,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影像资料。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桂西壮乡人,作为一名壮族摄影师,热爱自己的家乡,关注生我养我的壮乡发展变化,始终坚守本土化创作的摄影理念,做到长期拍摄记录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壮乡人和事。

1993年以来,我坚持记录了壮族百姓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红白喜事、民俗节庆和日常生活,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自然关系,一边拍摄一边总结,归纳整理形成一组《桂西壮乡人》的专题作品。

广西西部、右江上游的壮乡百色,是一片神奇的热土,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水库移民区的一个特点突出的地域。它是壮民族聚居的地方,壮族人口占比百分之八十,壮语为其民族语言。壮民族的布洛陀、黑衣壮、壮锦、壮剧、壮族嘹歌等民族文化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西的壮乡人,主要分布在地级百色市辖区的8个县和2个区、2个县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北与贵州省交界,西与云南省毗邻,南与东盟国家越南接壤。这里的壮乡人勤劳朴实,心地善良,能吃苦耐劳;这里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风情,非常适合用影像记录他们。这些影像,虽然只是桂西壮乡人细碎的生活片段与日常状态,但是,它反映了桂西壮乡人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记忆,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影像资料。  


▲2001年,在婚房里的一对新人。


▲2005年2月 ,壮乡人杀年猪过新年。



▲2008年11月,一位壮族村民在入冬前翻田犁地。


▲2008年11月,小男孩陪着爷爷在家门口做木工活。


▲2009年,骑马赶集的壮族村民。


▲2009年3月,农历三月三传统歌节对山歌。


▲2010年3月,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抢花炮。


▲2012年7月,壮族妇女冒着细雨拔秧苗。


▲2012年7月,壮族妇女传统提线拔脸毛。


▲2013年1月,带着柴刀上山的壮族妇女。


▲2013年2月,背着木柴的妇女。


▲2014年1月,壮族老人在集市选购带新芽的莲藕,准备把它作为大年除夕贡品,寓意多子多孙,文笔俊秀。


▲2014年2月,春节舞龙的小男孩。


▲2014年4月农历三月初三,壮族民众拜山祭祖。


▲2014年5月,山里背着妹妹的女孩。


▲2014年5月,提着鸟笼进山的两个男人。


▲2015年10月,村民在秋收农忙互助收谷子。


▲2015年10月,传统的壮族民居。


▲2016年9月,一名男子赶着鸭群在回家路上。


▲2017年11月,壮族尝新节舂糯米糍粑。


▲2018年5月,看壮戏的壮族妇女。


▲2019年6月,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上香祭神。


▲2020年5月,一位壮族妇女用马驮转运木材。


▲2021年2月,手拿铁锚夹子在山坳口的男子。


▲2021年2月春节,壮族梁天世过年团聚的一家人。


▲2023年2月,福旺村壮族中学生黄雪鲜、黄榜姐弟俩品学兼优,把奖状贴满整幅墙面。


▲2023年2月,桂西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一位村民在山顶上接听电话。


摄影师简介

李乃松,壮族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理事、纪实摄影委员会主任、百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百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广西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图片新闻网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图说在线”自媒体创作人。

喜好摄影35年,擅长社会纪实摄影。有专题摄影作品、论文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大众摄影》《中国健康教育》发表及在各级影赛中获奖;摄影作品曾在西双版纳国际摄影周、宁波国际摄影周、广西摄影艺术展等展出,曾获第四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入选第四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收藏奖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典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