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 | 2022年度(第五届)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名单(附评委点评)

作者:周周 2023-09-06 阅读:3652
  

D09 陈志军(贵州贵阳)

陈志军,纪实摄影师、航空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贵州民俗摄影公益中心理事长、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从1990年至今,紧紧围绕贵州民族文化题材,较为系统的拍摄了二十余个专题。其摄影作品先后在英国、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内外影展、影赛上展出、获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拍摄贵州民俗题材,走遍了贵州,为贵州各地的民俗风情记录许多珍贵影像图片。二十多年来,只要是工作之余都会在下乡前查阅相关资料,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山水是固定的,多少年不会动,风景什么时间都能拍。而老百姓的习俗风情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消失,我则要争分夺秒为这些迟早消失的民族文化习俗留下“原汁原味”。很多人对我说成天往乡下跑有啥意思,我从不后悔自己拍了这么多年的乡村民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用影像记录生活,摄影是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它是强烈的个人视觉感受,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创作思维。我深深知道影像中的人或景都是我的手足,即使它们反映的经常是平凡自然生活。

《‍探寻反排古村落》

有“东方迪斯科”发源地之称的贵州台江县方召乡反排古苗寨,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地方,那里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富有浪漫色彩。

反排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重要林区,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谷中,一条小溪穿过苗寨,吊脚楼依顺山势错落有致地建在溪水两岸翠竹绿树之中。寨里居住着200多户苗族村民,寨内有斗牛坪、议榔坪、起鼓山、藏鼓洞等。反排苗寨以木鼓舞、“二月二”敬桥节扬名天下。

▲拍摄于2008年,胜者为王。斗牛取胜后亲戚朋友都为牛王挂上礼物,以至祝贺。

▲拍摄于2010年,平时寨里的妇女们把自己养的鸡鸭和野菜摆在家门口卖。

▲拍摄于2012年,风情独具,热闹非凡,古老而神密的“二月二”祭桥仪式。

▲拍摄于2012年,苗族同胞最喜欢的斗牛比赛。

▲拍摄于2015年,苗族盛大的传统踩鼓活动。

▲拍摄于2015年,百年风雨桥。

▲拍摄于2015年,品种繁多,原生态祭品。

▲拍摄于2018年,春寒料峭,雾锁反排。

评委点评

陈志军的《探寻反排古村落》是一组表现贵州黔东南地区原始村落少数民族活动的影像。专题有一定的时间跨度,黑白影像纪实效果强烈,也不失为一组好专题的雏形,有待完善可继续跟踪拍摄,可以从更多的生活细节入手。

—— 黄一鸣

A12 赵守光(山东淄博)

赵守光,1955年生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曾在国有钢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钢铁无语》摄影专题获山东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铜奖。摄影集《钢铁无语》在2018年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摄影家作品集40年(1978—2018)文献展》中展出。2022年荣获《人民摄影》报明星摄影师网络人气奖第二名。

《钢铁无语》

我在铁矿山、钢铁厂工作了四十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做新闻摄影,1984年因工作变动放下相机。二十多年后作为一种爱好习惯,又拿起了相机。 

我作为企业管理层,有着得天独厚的与钢铁工人接触融合的条件。每当我到生产现场,总是习惯地随身带着小相机。随手抓拍一些工人的劳动场面,作为一种记录和资料自存。从未用一种创作的视觉和心态,去掌控镜头的取舍。 

我的足迹踏遍了钢厂的角角落落,我的镜头捕捉了各工序岗位工人的影像,积累了近万幅影像资料。我没有对他们仰视,更不会俯视,就是一种工友兄弟间的平视和交往。我记录了钢厂的盛衰转换,也记录了钢厂的浴火重生。既是记录了钢铁工人的现场劳作,也是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日常。钢铁工人没有四季寒暑转换,全是烟熏火燎炽热的四季,汗水浸泡着岁月,时光熔铸进钢铁。铁流钢花和每一寸钢筋铁骨,都被钢铁人赋予了生命。当服役几十年的蒸汽机车淘汰时,我力主完整保存,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和文化承载的企业标志矗立在厂大门园区。我面对大雪覆盖的机车,摁下快门。其中《最后的蒸汽机车》摄影作品,在《见证——改革开放40年山东摄影家作品展》中入展。这或许是蒸汽机车给予我无声的回报,由此我也突然意识到,我的这些不经意间的镜头随记,应该也是对一生默默无闻的工友们的一种回报,也是对平凡的钢铁工人的一种不平凡的铭记和颂扬。岁月无声,钢铁无语。我庆幸我用镜头留下了这些不经意的记录,也为此感到欣慰!

▲《出铁后炉前工清扫炉台》©赵守光

▲《工人们在做油漆前的清砂》©赵守光

▲《炼钢工人正做出钢前的操作》©赵守光

▲《炼钢混铁炉安装》©赵守光

▲《炼铁高炉炉底砌砖》©赵守光

▲《炼铁工人炉前清除铁水沟》©赵守光

▲《炉内大修砌砖》©赵守光

评委点评

赵守光的《钢铁无语》不失为难得的一组历史影像。这组作品记录了东北大工业时代钢铁工人的辛苦劳作。作品纪实语言强烈,年代感强,很好地突出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工作瞬间。巨大的钢铁设备和工作环境也让人印象深刻。

—— 黄一鸣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